通信行业周报:G60首批卫星升空入轨,需要关注哪些变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1- 、 G60 首批卫星升空入轨,需要关注哪些变化? -中泰通信行业周报(0805-0811) 通信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 2024 年 8 月 11 日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陈宁玉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20004 Email:chenny@zts.com.cn 分析师:杨雷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4060005 Email:yanglei01@zts.com.cn 研究助理:佘雨晴 Email:sheyq@zts.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123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3896003 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 1224665 [Table_QuotePic]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EG 评级 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3 2024E 2025E 2026E 中际旭创 112.53 1.94 4.59 6.40 8.12 58.01 24.52 17.58 13.86 0.71 买入 天孚通信 83.72 1.85 3.22 4.83 6.46 45.25 26.00 17.33 12.96 0.73 买入 源杰科技 96.06 0.23 1.24 1.80 2.37 417.65 77.47 53.37 40.53 2.32 买入 华测导航 28.50 0.82 1.06 1.40 1.73 34.76 26.89 20.36 16.47 1.13 买入 海格通信 9.63 0.28 0.36 0.46 0.59 34.39 26.75 20.93 16.32 1.22 买入 备注:以 2024 年 8 月 9 日收盘价计算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本周沪深 300 下跌 1.56%,创业板下跌 2.60%,其中通信板块下跌 3.74%,板块价格表现弱于大盘;通信(中信)指数的 123 支成分股本周内换手率为 1.65%;同期沪深 300 成份股换手率为 0.29%,板块整体活跃程度强于大盘。 ◼ 通信板块个股方面,本周涨幅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欣天科技(+78.29%)、*ST 通脉(+21.60%)、*ST 美讯(+17.65%)、汇源通信(+10.56%)、通宇通讯(+10.14%);跌幅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上海瀚讯(-14.40%)、日海智能(-14.08%)、ST 高鸿(-11.93%)、源杰科技(-8.85%)、路畅科技(-8.26%)。 ◼ G60 首批卫星成功发射,低轨卫星组网进入新阶段,关注卫星在轨服务市场。8 月 6 日下午,“千帆星座”(G60 星链)首批 18 颗卫星使用长六甲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我们认为此次发射或代表国内低轨卫星由实验性质转入批量发射阶段。G60 星链包括三代卫星系统的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计划 2024 年完成 108 颗卫星发射,2025 年底实现 648 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 年底提供全球网络覆盖,2030 年前实现 1.5万颗卫星提供手机直连等多业务融合服务。目前我国在 ITU 申报卫星数量达 5.13 万颗,其中垣信卫星在原有 1296 颗基础上再申报 2.8 万颗,总计达到 2.9 万颗,中国星网在原有 1.3 万颗基础上再申报 5656 颗,总计达到 1.9 万颗,若申请均获批,国内低轨卫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 AST SpaceMobile 近期已获 FCC 初步运营授权,计划 9 月择机发射的首批 5 颗 Bluebird 卫星被允许使用 V、S 和 UHF 频率支持卫星通信中卫星馈电链路和测控链路。近期 SpaceX 官方宣布星舰第五飞预计 8 月下旬至 9 月初进行,目前已经准备就绪,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据 Slingshot Aerospace 报道,8 月 6 号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完成入轨任务后,留轨二级解体产生了碎片。常规处理方法,火箭末级需进行钝化处理,对于太空垃圾,应该客观正确看待,这既不是首例也不是最后一次,但应重视该问题。随着低轨卫星数量增加,卫星在轨服务(包括碎片清除、空中补能等)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据我们调研国内公司已经有相应的产业链布局。 ◼ Lumen 新签 AI 大订单,AI 驱动 DCI 市场新需求。公司本周(8 月 5 日-8 月 9 日)涨幅超 80%,其创立于 1930 年,为仅次于 AT&T 和 Verizon 的美国第三大固网电信公司,全球范围内拥有约 45 万英里的路由光缆并将其连接至城域光纤网络,服务覆盖 60 多个国家及地区,近期公布 24Q2 业绩,好于预期,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大幅上升,同时宣布获得来自各大企业的 50 亿美元新业务订单,并且与客户积极洽谈额外 70 亿美元的 AI 光纤合作项目。24 年 7 月 Lumen 与微软达成协议,将提供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服务,8月和康宁就下一代光缆大量供应达成协议,该光纤密集型光缆将使 Lumen 在美国的城际光纤里程增加 1 倍以上,为主要的云数据中心提供巨大容量,以保持领先于 AI 工作负载和由大量数据驱动的高带宽应用。AI 快速发展需要数据中心内至少 10 倍以上光纤连接,以及数据中心之间(DCI)传输信息的强大光纤网络,根据协议,Lumen 在未来两年内每年保留康宁全球光纤产能的 10%,此前康宁表示 2024Q2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 AI 相关连接方案推动,预计 Q3 用于生成式 AI 的新型光连接产品将持续应用。随着 AI 算力集群规模扩大,DCI 有利于优化数据在数据中心之间流动,减少延迟,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将成为关键的增长点,同时传统电信骨干网受益 AI 时代对带宽需求提升有望加快升级扩容。建议重点关注超低损光纤、光模块及电信运营商等板块。 ◼ 英伟达 Blackwell 出货节奏调整影响有限,看好光模块板块机会。根据 TrendForce,受CoWoS-L 封装产能吃紧影响,英伟达将 B100 及 B200 产能提供给需求较大的 CSPs 客户,并规划于 2024Q3 后陆续供货,同步规划降规版 B200A 给其他企业型客户,面向边缘 AI 应用,转为采用 CoWoS-S 封装技术。2024 年英伟达高端 GPU 出货预计以 Hopper 平台产品为主,除针对北美 CSPs、OEMs 出货 H100、H200 等型号,针对中国客户则以搭载 H20 的 AI 服务器为主力,预计 H200 在 2024Q3 开始放量,成为主流出货品类,Blackwell 系列 2024 年预计仍处前期出货阶段,2025 年将成为出货主力,占英伟达高端 GPU 出货量比重超过 80%,并带动高端 GPU 系列出货年增率上升至 5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 2 - 行业周报 效能较高的 B200 及 GB200 Rack 将满足 CSPs、OEMs 对高端 AI 服务器的需求。近
[中泰证券]:通信行业周报:G60首批卫星升空入轨,需要关注哪些变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5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