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新冠疫情数据发布研究报告

12研究发现数据采集与分析讨论与调查背景与目的结论与建议附录3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疫情信息,包括领导重要指示、政策文件通知、防控工作动态、自我防护知识等内容,这些信息有助于公众获知疫情的最新情况和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2020 年 2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要求,“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进入大数据时代,公众的信息需求也已发生了变化,除了以上这些疫情信息和知识,公众还想获得一些更为具体的、详细的、动态的数据。比如,有关一个地方疫情概况的最新数据,今天有多少疑似和确诊病例?新增了多少?累计有多少?这些病人目前情况如何?有多少危重?有多少死亡或出院?又比如,有关病人个人的具体数据,多大年龄?去过哪里?从哪里来?坐什么交通工具来?住在哪里?接触过什么人?在哪家医院就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因此,报告对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以下简称各省份)人民政府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发布的疫情数据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分析和比较,包括其发布内容、发布形式和发布时间等方面,并总结规律 , 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背景与目的4数据采集与分析本报告主要采集了以下数据并进行分析。首先,报告采集了我国各省级地方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发布的疫情通报类信息,例如在标题中出现“疫情通报”“疫情情况”“病例”“个案信息”等字样,并在内容中发布地方疫情的统计数据和病例个人情况的信息。数据采集时段为从疫情开始到 2020 年 2 月 10 日 24 时,这一时段基本覆盖了各省份从疫情发生到疫情高峰的时期,是社会公众对疫情数据的需求最大最迫切的时期,也是检验一个地方疫情数据发布水平最关键的时期。报告对各地方政府疫情数据发布的整体分析框架见表 1,包括整体发布情况、疫情统计数据发布情况、病例个案信息发布情况等方面。然后,报告对各省份疫情通报中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截至 2020 年 2 月 10 日 24 时,共 891 条)和病例个案数据(截至 2020 年 2 月 5 日 24 时,共 921 例)进行了编码与统计分析。表 1 整体分析框架5其次,报告对当前互联网上对疫情数据发布的观点进行了采集与分析。以“病例信息公开”“病例轨迹公开”“病例行踪公开”等作为关键词句进行检索,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公众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上,就“病例信息应该开放到多细”这一话题收集相关报道与社会讨论,数据采集时间截止到 2020 年 2 月 15 日。报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梳理提炼,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专家评论、媒体观点、网友点评进行例举。 再次,针对“疫情数据应该发布到多细”这一问题,报告于 2020 年 2 月 16 日起通过“复旦 DMG”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初步的网络调查(问卷见附录)。截至 2020 年2 月 29 日,共收到反馈问卷 576 份,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各项分析,报告对我国政府的疫情数据发布提出政策建议。61. 整体发布情况发布疫情通报应及时、动态、便于公众获取和解读。因此,报告首先从时效性、易得性、可读性三个方面对各省级政府疫情数据发布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1.1 时效性报告对各省份卫健委发布疫情数据的时效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发布起始日期和平均每日发布次数两个方面。各省份开始发布疫情数据的日期如图 1 所示。上海、广东开始日期最早(1 月 20 日);西藏开始日期最晚(1 月 30 日);其余省份开始发布疫情数据的日期都在 1 月 21 日至 1 月 24 日之间,其中,1 月 21 日有 11 个省份开始发布,包括湖北省。除湖北之外,绝大多数省份发布疫情数据的开始日期都基本与出现首个确诊病例的日期同步。 研究发现图 1 疫情数据发布起始日期与省份数量7各省份疫情数据平均每日发布的次数如图 2 所示。重庆平均每日发布次数最多(2.9次),在报告观测期内,每日根据疫情发展多次发布通报,灵活机动;宁夏的平均每日发布次数最少(低于 1 次)。在报告观测期内,多数省份的平均每日发布次数分布在 1 次左右。1.2 易得性报告对获得各省份疫情数据的便利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观察各省份卫健委在官网首页设置疫情防控专题、在专题下设置疫情通报专栏、以及疫情通报的标题形式等方面。1.2.1 疫情防控专题设置在报告观测期内,90% 的省份都在首页开通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专题,对疫情发展情况、疫情防控工作动态、新闻报道、防控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门发布,便于公众访问相关内容,如以下截图。其余的省份尚未在首页上开通相关专题,疫情通报数据通常与其他新闻混杂在一起发布,不便于公众获取。图 2 各省份疫情数据平均每日发布次数8图 3 北京市卫健委官网首页截图(截图于 2020.1.28)图 4 各省份在卫健委官网首页设置疫情防控专题情况各省份在卫健委官网首页设置疫情防控专题的情况如图 4 所示,除江苏、黑龙江和西藏外,其他省份都设置了专题。91.2.2 疫情通报专栏设置在报告观测期内,61% 的省份还在疫情防控相关专题下开通了与疫情通报相关的专栏,集中发布疫情数据,便于公众获取(如以下截图)。其余省份则多将疫情数据与防控工作动态、新闻通告等信息混杂在一起进行发布,不便于公众访问和获取。图 5 天津市卫健委官网“疫情通报”专栏截图(截图于 2020.1.28)101.2.3 疫情通报标题形式发布疫情通报时使用的标题名称也会影响公众访问和获取相关数据的便利性。报告发现目前各省份发布疫情通报时主要使用两种形式的标题名称:一类是统一标准类,即每日统一以标准化的标题进行发布,例如重庆市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通报标题:“2020年 1 月 29 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另一类是实时数据类,以在标题中直接呈现“确诊病例”“累计病例”死亡病例”“出院病例”实时数据的方式来通报疫情,例如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通报标题:“1 月 28 日 12 时至 29 日12 时,本市新增 11 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总体上,统一标准类标题规范性强,便于用户查找,但未能在标题中实时展现关键数据,动态性相对较弱;而实时数据类标题能在标题中直接呈现关键数据,时效性强,灵活机动,但缺乏统一规范,不便于用户搜索查找。图 6 各省份在疫情防控专题下设置疫情通报专栏情况各省份在卫健委官网首页疫情防控专题下设置疫情通报专栏的情况如图 6 所示。11在报告观测期内,各省份疫情通报标题形式的使用情况如图 7 所示。16% 的省份只采用统一标准类标题;13% 的省份只采用实时数据类标题;其余 71% 的省份则两类标题形式混合使用。1.3 可读性报告对各省份疫情数据的发布形式进行了分析。在报告观测期内,各省份主要采用了文字、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0-04-02
开放树林
49页
2.53M
收藏
分享

[开放树林]: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新冠疫情数据发布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53M,页数4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9 | 美国各类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机构都在积极通过智能化技术打造更智能的服务和更极致的体验——以智能投顾为例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2019-2020
查看原文
图表12 自2002年垄断结束以来,博彩和旅游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华南美国商会:202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英)
查看原文
图表11 香港是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中心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华南美国商会:202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英)
查看原文
图表 10 海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华南美国商会:202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英)
查看原文
图表10 海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华南美国商会:202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英)
查看原文
图表 8 福建省经济规模位列全国第十
互联网
2020-04-02
来源:华南美国商会:2020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中英)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