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
· · · 遇 见 未 来携 手 并 进 · · ·主讲⼈:蒋东⽂疫情之下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疫情当下,市场和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01.02.03.企业如何应对“黑天鹅”,实现自救计划?解除疫情后的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方向在哪?目录01疫情当下,市场和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院图1:疫情历时8个月,经济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图2:2003年国内经济正处于短周期的上升期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单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从Q1的11.1%降到9.1%,但随着疫情危机解除,第三季度经济开始平稳上升,Q3、Q4实际GDP同比增长都为10.0%。2001-2005年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8.3%、9.1%、10.0%、10.1%、11.4%;这些经济数据表明入世之初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轮上升周期中。如今再回头看,2003年非典疫情对经济影响其实是有限的。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院图 3 : 2 0 0 3 年 Q 1 鲜 菜 类 C P I 上 升 拉 动 食 品 C P I图4:2003年疫情期间医疗保健CPI增速明显提高2003年非典疫情主要影响非食品CPI中的医疗保健项目,食品CPI波动主要是自然原因。非食品CPI中医疗保健项目与疫情显著相关,医疗服务、西药、中药等均有所上涨。2003年食品价格波动主要因为2002年寒冬导致菜价上涨和下半年的猪周期。图5:2003年 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速变化(%)2003年非典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巨大:第三产业是受到冲击的重灾区,第二产业所受影响也较大,农业相对平稳,涨幅下降了约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6%-3.6%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2.2%其他服务业+1.6%房地产业+2.0%批发和零售业-2.0%工业-1.7%建筑业-1.1%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尽管部分行业遭受重创,但恢复速度也非常快,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工业等行业在疫情结束后就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而金融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在Q4甚至下一年才完全恢复。1.1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1.1 2003非典 VS 2019新冠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和各行业的影响仅能作为回顾和反思不适合作为2019年新冠肺炎的对比参照项•疫情爆发于春节前后,致死率低,全国范围内感染人数更多,后续发展尚未明朗。此次疫情在全国范围影响更大•2003年中国享受入世红利、正处于经济上升期;•如今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且中美贸易摩擦仍存在反复的可能。当前经济增长环境与03年不同产业结构改变,第三产业占比增加• 过去十年互联网和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于生产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互联网和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政府此次采取了更为有力、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延长假期、人工隔离、交通管制等,这些措施优于非典时期。政府严格管控,措施有力且到位•当前宏观杠杆率偏高,远高于2003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或受阻。政策刺激空间发生改变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20033%58%39%20194%37%59%1.2 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层面总体上说,此次新冠肺炎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超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2020年一月CPI同比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5.1%,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0.6%。这次疫情加剧了去年价格上涨的趋势。物价后期走势还要看疫情后期发展的程度。•物价上涨,谨防通胀螺旋。疫情短期内推动CPI上涨和PPI回落,长期对价格影响有限• 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具有一次性;• 普遍预测第一季度GDP增速下降幅度约为1-2个百分点;剩余三个季度将根据疫情结束的时间逐步回升;• 2020年全年GDP增速预计呈现“V字”形态。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概率会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短期冲击,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1.2 疫情影响:消费层面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2020年春节消费大幅减少。今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减少经过多年需求结构的有效调整,2019年消费在我国GDP占比大约为6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疫情结束后,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业有望快速复苏,消费需求可能面临超额释放。短期:消费增速将明显下降中长期:消费潜力释放和消费升级趋势不变疫情爆发于春节之前,对消费影响较大。餐饮、酒店、旅游、娱乐、交通等行业首当其冲。1.2 疫情影响:投资层面政府后续会加大力度刺激投资,2020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略有上升。相较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疫情对投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和持续会使得很多企业无法按时开工,生产订单被迫取消,投资或将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疫情也会推动一些大型医疗基础设施项目的新增投资。政府近期密集推出一些救助措施,如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税减费(尤其是中小企业)等,有利于企业维持必要投资水平。1.2 疫情影响:进出口贸易层面01若疫情好转,随着企业复工和交通运输恢复,困境将得到有效缓解。疫情对我国出口贸易冲击总体可控若疫情持续时间超过预期,跨国企业广泛实施供应链风险分散举措,中长期可能对进出口造成结构性影响。PHEIC认定消息发布后,一些国家采取了撤侨、限制入境和暂停航班往来等短期措施,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PHEIC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若该认定能够尽早撤销,损失将被最小化。02企业春节停工延长交通运输等相关配套行业受限检验检疫管控更为严格[短期]影响出口企业的交货能力,货物出口将有所缩减1.2 疫情影响:金融市场层面疫情短期内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扰动,中长期走势还是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股市• 政府此次没有长时间延期开市,尊重市场力量,市场也给予了正面反应;• 2月24日美欧股市全面下跌;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当,25日沪深A股深V反弹,走出相对独立行情。这一行情能否持续,尚待观望。商业银行•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后续银行不良率提高;•存贷款业务,代理、承兑等部分中间业务会受到冲击。债市•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或将加码,债券收益率存在下降空间;•企业杠杆率大,警惕违约风险上升。国际环境•削弱了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投资不确定性增加,资本流入放缓;•有益于修复外部国际关系,尤其是亚洲市场。1.3 疫情下的“冰”与“火”• 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电影票房59.05亿元,占全年的9.2%,2020年春节颗粒无收,影响了整个电影产业链。• 小型院线会遭洗牌出局,大型院线要看房地产母公司的经营与负债情况。1. 电影行业• 餐饮依赖流水,现金储备有限;年夜饭退订,大量食材囤积;再加上饭店信用资产不够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西贝董事长在采访中说到“现金流行业也需要资本,是疫情给我的教训”。• 餐饮行业作为刚需,疫情后需求将迎来报复性反弹,酒店类餐厅由于人们对聚餐的担忧恢复速度会变慢。2. 餐饮行业• 2
[投资家]:疫情之下企业的蜕变转型之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94M,页数4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