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
金融消费趋势洞察2025研究报告联合出品:出品:金融消费趋势洞察2025研究报告2025 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目录序言 金融为民:让生活更有温度第一章 消费趋势洞察1.1 “及时行乐”让位于“保障未来”,95 后认为颐年养老比消费娱乐重要1.2 医疗养老资源供给缺口下,供给端需兼顾稳健收益和长期保障第二章 用户痛点剖析2.1 用户需求日趋多元,普通人也期待“财富高定”2.2 尽管财富增长焦虑现象普遍,但不少人仍在 “持币观望”2.3 拼产品更要拼服务,“省”符合消费者期待0709111214CONTENTS04051002目录03181820222226第三章 破解“不可能三角”3.1 难以兼顾的三重矛盾3.2 多方合力突围“不可能三角”3.3 促进消费、提振经济需金融企业破解“不可能三角”第四章 实践典范:中国平安“三省工程”,专业让生活更简单4.1 金融为民本质上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4.2 “一梁四柱”:中国平安“三省”的模式剖析4.3 中国平安“三省”的成果第五章 结语:走向“金融为民”的确定路径1721282025 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04一位年轻妈妈想为孩子配置保险,却被复杂条款绕晕,不知如何选择;一位职场白领想投资多种理财产品,却疲于打理不同账户,错失市场机遇;一位小微企业主试图融资扩产,却要面对繁冗的贷款流程。金融,本应是生活的支撑,却在信息壁垒、操作门槛和决策焦虑中,让人费心、费时、费钱。人们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金融产品,而是更简单、透明、高效的金融服务。当下,用户的需求正从“产品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他们不再只看重收益,而更关注金融产品能否真正解决自己的痛点,能否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体验。财富管理的精细化、养老健康的长期规划,都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财富贬值与健康焦虑,用户渴求的已不只是金融工具,而是一种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新。这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为民”不该停留在口号,而应成为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流程、解决用户痛点的中心理念。国内头部金融企业多年来始终在探索中实践“金融为民”。例如中国平安,在“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的战略引领下,以“省心、省时、省钱”为价值主张,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无论是“买房、买车、买保险”,还是“投资、储蓄、信用卡”,亦或是 “医疗健康加养老”的需求,中国平安打造的金融超市都能一站式满足。金融的终极目标,不是让用户适应规则,而是让金融主动适应用户需求,做到简单、易得、可信赖。本报告不仅是对行业趋势的观察,更是对现实金融痛点的剖析。我们将从金融消费者行为、“不可能三角困境”(收益、安全、流动性难以兼得)以及行业创新实践出发,探讨如何让金融真正融入生活,变得更简单、更可及、更有温度。金融为民:让生活更有温度FOREWORD 序言 第一章 消费趋势洞察051 消费趋势洞察CHAPTERONE2025 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06本报告结合全国 1016 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覆盖不同区域、城市等级、年龄段和收入层次,旨在还原当下人们对金融消费的态度,梳理金融行业的消费趋势,洞悉消费者行为和观念背后真实的市场需求。调研数据表明,大众的资产配置趋于稳健,目标从“博收益”逐渐转向“抗风险”。金融消费者目前持有的金融产品,呈现“保险>消费>投资”的结构。具体而言,以“及时行乐”为目的的金融需求(如消费娱乐、汽车金融)正逐步让位于“保障未来”的需求。其他细分的理财行为调研亦证明了这一趋势:配置各类保险的家庭显著增多,其中,配置医疗险、重疾险的比例同比增加 11 个百分点,配置意外险、寿险的比例同比增加 10 个百分点;没有配置任何保险的家庭比例大幅下降,仅占 10%1。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当财富增长变得困难,如何确保自己生病时能获得足够的医疗支撑?老了之后,能否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保险 / 养老投资理财金融消费金融消费者投资态度(%)用户金融产品持有类型(%)1.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等机构:《2024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443225第一章 消费趋势洞察07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投资意愿度(%)“及时行乐”让位于“保障未来”,95 后认为颐年养老比消费娱乐重要在经济腾飞的历史时期,“及时行乐”是一种普遍现象,消费者偏好当下或短期的享受,年轻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20 世纪下半叶崛起的“东亚四小龙”无不呈现出近似的社会样态。不过,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消费娱乐需求则会显著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4 年,中国居民存款余额从 77.6 万亿元增长至 143 万亿元,但消费支出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降至 2.2 个百分点 2。与此同时,中低收入群体涌向社区团购、临期食品,高收入群体缩减奢侈品和旅游开支,甚至连高端消费市场也出现降温。2024 年,中央“三箭齐发”托举经济,政策效果虽在逐步显现,但内需改善仍需时日。金融产品往往服务于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在消费需求下降的当下,消费者的投资行为也趋于保守,更倾向于寻求“保障未来”的途径。首先,近年来消费者财务规划意识不断提高。2024 年,做长期或短期财务规划的居民比例接近翻倍,设定财务目标的居民比例也接近翻倍。这表明消费者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代正在远去,更多人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做准备 3。 2.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https://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501/t20250117_1958345.html。3. 同注 1。1.12025 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08不同年龄段用户投资意愿(%)分年龄层看, “95 后”对医疗健康类和保险保障类产品的需求高企,两者购买意愿度均为 70% 左右。“85 后”是金融消费主力军,愿意将更多资金配置在增值属性更强的理财产品和基金投资上。“75 后”大部分属于成长型投资者,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意愿都很高,其中对基金类产品的投资意愿仅次于“85 后”。“75 前”消费者对颐年养老最为关注,对医疗健康、保险保障的需求也最高。更重要的是,养老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在“95 后”群体中尤其显著。此次报告调研数据显示,2024 年“95 后”对颐年养老的需求超过了消费娱乐和汽车金融。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调研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从未想过养老规划的居民比例从 2021 年的 21.5% 降至 2023 年的 14.2%。六成受访者认为养老储备规划的“理想年龄”是 31–45 岁,29 岁以下受访者中超过一半认为在 35 岁之前着手养老储备规划更好,该比例较 2022 年上升了 6.7 个百分点 4。 4.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4)》。其次,对医疗健康、保险保障的金融需求日趋旺盛,颐年养老的需求异军突起。调研数据显示,在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中,理财类、医疗健康类、保险保障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最受欢迎,消费娱乐类、汽车金融类以及信托则排在最后。第一章 消费趋势洞察09医疗养老资源供给缺口下,供给端需兼顾稳健收益和长期保障医疗健康、保险保障方面的金融
[财新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25金融消费趋势洞察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91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