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BIMSA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 (2024)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和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项目课题组 2025 年 9 月 版权声明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版权属于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相关内容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我院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课题组名单 组 长 龙 飞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副组长 李 振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成 员 吾俊达、刘 瑾、王 玉、陈秀萍 研究助理 许 洋、王嵩阳、田雨桐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 I 内容提要 数字经济是依托数字科技,着眼数据价值,利用数据赋能,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传统产业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包括数字经济化和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化主要体现在数字产业化,经济数字化则主要体现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文件,如《“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 2024 年工作要点》等。在这些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化和经济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顾 2024 年,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数字产业发展量质齐升,数字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数字治理体系日渐完善。四个关键维度均取得显著进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精确度量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构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进行准确测度。在此背景下,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研究团队自 2022 年开始编制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和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构建出一个涵盖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产业发展和数字治理四大核心领域的评价体系。2024 年,该指数引入 DeepSeek大语言模型作为数字经济指标权重评价工具,为指数构建提供更精准、智能的量化支撑。该指数致力于以严谨、客观的标准,多维度地揭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为政府决策、产业布局及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参考。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形成了《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白皮书中,研究团队依据该指数对中国数字经济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态势稳中有进。2019—2024 年,中国数字经济总指数持续增长,从 2019 年的 21.10 上升至 2024 年的 27.56,增幅达 30.62%。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经济总指数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显著放缓,从 2020 年峰值的 8.96%降至 2024 年的 1.62%,显示中国数字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二,数字经济指数四大维度呈现显著结构性差异。从 2019—2024 年各维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 II 度具体表现来看,基础设施指数从 7.00 增长至 8.37,增幅为 19.57%,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产业发展指数表现最为亮眼,从 5.27 显著提升至 9.74,增长 84.82%,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人才资源指数从 1.69 增长至2023 年的 2.15,但 2024 年回落至 2.13,总体增幅 26.04%。值得关注的是,人才资源指数虽然增速不低,但 2024 年出现小幅回落,且绝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反映出数字人才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数字治理指数呈现波动态势。从 2019 年的7.15 增长至 2022 年的 8.58 后,又逐步下滑至 2024 年的 7.32,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 U 型”发展轨迹,总体仅增长 2.38%。 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呈现分化态势。各地数字经济发展虽普遍向好,但区域差异依然显著。东部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创新资源,持续领跑全国。中部地区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效显著。西部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支持下实现稳步增长。东北地区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中国数字经济形成“东部引领、中部加速、西部追赶、东北跟进”的区域发展格局。从省级数字经济指数来看,呈现出“全面向上、梯度推进、差距收窄”的积极态势,头部五省市(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连续多年稳居前列,而尾部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总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实现了从部分省份率先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区域间发展差异虽在逐渐收窄,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旧存在。 本报告的结构安排如下:第 1 章是前言。第 2 章详细阐述中国数字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第 3 章全面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及各指数变化趋势。第 4 章深入探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并进行发展象限分析。第 5 章是结语。 本报告所使用的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数据及编制细节,可向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研究团队申请获取。在使用该数据时,请明确指出数据来源为“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此外,本报告中提及的所有数据均为学术研究测算结果,仅供研究用途参考,不代表官方统计口径。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 III Abstract Digital economy represents a new economic paradigm that leverages digital technologies, focuses on data value, utilizes data empowerment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ransform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Digital economy encompasses both digit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economic digitalization. Digit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is primarily manifested in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while economic digitaliz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by successively introducing a series of policy planning documents, such a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11-12
67页
9.21M
收藏
分享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24)-BIMSA,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9.21M,页数6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9 传统型年金保险产品 IRR 比较分析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图表 7 近期销售的传统型人寿保险产品(2025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31 日)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图表 6 2025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31 日双周各类型新发基金发行份额(亿份)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图表 5 基金市场新发份额(亿份)大幅扩容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图表 3 各类新发理财数量占比(%,按期限类型) 图表 4 各类新发理财数量占比(%,按投资起点)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图表 1 各类新发理财数量占比(%,按投资性质) 图表 2 各类新发理财数量占比(%,按机构类型)
综合
2025-11-12
来源:综合金融行业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12期:理财基金新发大增,传统险暂回主流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