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开启口腔精准治疗新时代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Leadleo.com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版权有问题?点此投诉行业: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诊断类医疗设备制造消费品制造/医疗保健罗潘林 · 头豹分析师2024-08-01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行业定义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口腔CBCT)是…AI访谈行业分类按照成像视野的不同,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AI访谈行业特征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行业特…AI访谈发展历程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AI访谈产业链分析上游分析中游分析下游分析AI访谈行业规模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暂无评级报告AI访谈SIZE数据政策梳理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相关政策 5篇AI访谈竞争格局AI访谈数据图表摘要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口腔CBCT)是一种采用锥形束X射线进行三维体层摄影的医学影像设备,由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旋转机架、计算机软件等部分组成。在牙齿种植等复杂应用中,口腔CBCT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传统的通用型螺旋CT,口腔锥形束CT具有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占地小、成本低等优点,是21世纪口腔影像领域具有革命性的设备,在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在口腔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增长等因素驱动下,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2023年,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行业市场规模由15.54亿人民币元增长至28.14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6.00%。行业定义[1]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口腔CBCT)是一种采用锥形束X射线进行三维体层摄影的医学影像设备,由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旋转机架、计算机软件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在旋转机架带动下围绕患者进行圆轨道扫描,获得不同角度的投影数据;投影数据在计算机中通过专用的锥形束CT重建算法重建为三维图像,供临床医生观察和诊断,广泛应用于牙齿种植、正畸、牙体牙髓、口腔颌面外科等口腔各科。在牙齿种植等复杂应用中,口腔CBCT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传统的通用型螺旋CT,口腔锥形束CT具有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占地小、成本低等优点,是21世纪口腔影像领域具有革命性的设备,在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开启口腔精准治疗新时代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1]1:朗视仪器招股书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行业基于成像视野的分类行业分类[2]按照成像视野的不同,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行业可以分为如下类别: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分类大视野CBCT大视野CBCT的成像直径、高度一般不低于15cm,可覆盖完整的口腔颌面部,可以用于种植牙、错颌正畸、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中视野CBCT中视野CBCT的成像直径、高度在8cm-15cm之间,主要用于局部牙列、局部颌骨和单侧关节的成像,多用于种植牙小视野CBCT小视野CBCT的成像直径、高度一般不超过8cm,主要用于局部牙列、局部颌骨和单侧关节的成像,多用于种植牙[2]1:朗视仪器招股书行业特征[3]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行业特征包括: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增长空间庞大、行业监管严格,审批流程长。1 应用领域广泛口腔CBCT应用领域涵盖:1、口腔种植:为口腔种植提供精确的三维影像,显示颌骨的骨质及下颌神经管、上颌窦等组织结构,在立体图像上设计手术方案,制作种植导板、手术导航等应用,降低种植手术风险。2、口腔正畸:清晰显示全牙排列情况及颌面形态,辅助医生制定正畸治疗方案。3、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提供了口腔颌面部各组织结构的解剖位置及关系,辅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4、牙体牙髓病诊疗:清晰显示上下颌牙齿根管数目以及根管的走形,辅助医生判断复杂的根管结构,以制定手术方案 。5、牙周病诊疗:可提供清晰的牙周膜间隙影像,提示骨密度的改变、牙槽骨吸收程度以及骨缺损类型,进而为确定牙周治疗计划以及预后评价提供有效信息。6、颞下颌关节诊疗: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及多层切片功能,可以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关节头及关节颈部解剖结构。2 市场增长空间庞大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多,主要由口腔诊所构成,根据通策医疗、瑞尔集团公告披露信息,2018-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由9.9万家增长至12.7万家,年复合增长率达5.1%,其中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占比超90%。中国口腔诊疗机构设备配备比例较低,对影像设备需求较高。口腔CBCT设备主要集中于大型医院或一二线城市的民营诊所,这类医疗机构规模较大,患者流量较多,资金实力也较强,因此在口腔CBCT设备上市的早期就配备了相关产品;但对于基数更大的小型医院、民营诊所等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由于其自身规模限制,口腔CBCT 设备配备比例仍相对较低。3 行业监管严格,审批流程长口腔CBCT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研发过程监管严格,审批流程长,审批标准高。在产品注册与备案阶段,中国一类医疗器械只需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提交备案资料,三类医疗器械则需要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必须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生产阶段,一类医疗器械只需备案,三类医疗器械则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在经营阶段,一类医疗器械可直接销售,不需要许可和备案,三类医疗器械则需要经营许可证。根据《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中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要求,产品注册审批平均用时为99个工作日,三类医疗器械从临床到上市的平均用时为3年。[3]1:https://www.codex…2:朗视仪器招股说明书、…发展历程[4]1899-1979年为行业萌芽期,医学影像技术逐渐应用于口腔领域,口内放射图像的出现标志着牙科成像新时代的开始;1980-1998年,口腔CBCT技术成功被开发,第一台口腔专用CBCT设备面世,标志着口腔CBCT行业形成;1999年以后,口腔CBCT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此阶段,锥形束CT技术的不断提升,成像范围扩大、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提高,同时,本土厂商产品相继推出打破外资品牌对国内口腔CBCT行业的垄断。萌芽期1899~19791899年美国牙医C.Edmund.Kells引入平行投照技术,大幅增加了口腔摄片结果的准确性;1908年美国牙医William H.Rollins积极倡导辐射安全并开发了衬铅胶片包,这种包装至今仍在广泛使用;1957年美国牙医Lance R.Pankey和Charles R.C.Wilkies共同开发了第一台口腔全景片设备,在单幅图像上获得患者口腔的整体视图,包括牙齿、颌骨、牙根和相邻结构,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医学影像技术逐渐应用于口腔领域,口内放射图像的出现标志着牙科成像新时代的开始,并为未来120年来的口腔影像标志性改进奠定了基础。启动期1980~1998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科学家Carlo Emilio Scapecchi和法国的Jean-Jacques Morneburg首次开发口腔CBCT技术;1985年美国Eugene L.Weinreb和美国的Peter K.Andersen教授首次报道了使用核磁共振(MRI)对

立即下载
电子设备
2024-08-20
头豹研究院
罗潘林
21页
5.66M
收藏
分享

[头豹研究院]: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开启口腔精准治疗新时代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5.66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1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上周涨跌幅前十半导体个股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上周子板块涨跌幅(%)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上周 A 股各行业行情对比(%)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上周半导体行情与主要指数对比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服务器厂商最新动态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储能厂商最新动态
电子设备
2024-08-20
来源:半导体行业研究周报:看好“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华为海思产业链开启高增长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