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氢能专精特新大赛投融资分析报告-国家能源集团

2023 氢能“专精特新”投融资报告HYDROGENENTREPRENEURSHIPCOMPETI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REPORT2023.11 中国·北京目 录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 (一)创业大赛概览 (二)专精特新评析 (三)投资机构关注 二、氢能“专精特新”投融资趋势 (一)氢能企业投融资动态 (二)产业投融资方向研判 三、氢能“专精特新”投融资发展建议(一)地方政府 (二)投资机构 (三)企业项目 致谢 附件1:氢能(新能源)产业相关投资机构附件2:大赛企业和项目投资要素梳理0101040709091318181919212226前 言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 版)》等顶层设计引领下,2023 年氢能发展路径更为清晰,产业建设速度加快,带动氢能投融资热度升温,资本加持助力氢能技术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融合作与供需对接,中国氢能联盟持续牵头举办专精特新大赛,搭建“会、赛、展、服”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平台,不断挖掘出氢能源优质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在各投资机构大力支持下,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国华能源投资共同编写 2023 氢能“专精特新”投融资报告,聚焦于赛事全景与氢能产业投融资发展态势,以激发氢能与金融产业协同价值为核心,助推企业增资扩产、机构业务拓展、政府招商引资,为氢能产业创新升级寻找金融“支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指导下,由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氢能联盟主办,联合新华网、创业黑马等成功举办“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大赛获得地方政府、行业骨干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吸引 15 个地市氢能产业园区、12 家区域氢能组织和 30 余家投资机构参与支持, 150 余家优质企业和项目报名,为激发氢能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打造行业示范标杆。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一)创业大赛概览大赛持续集聚氢能创新生态,融通全国龙头和初创企业。大量参赛企业仍处于规模发展前期,其中年营业收入 5 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 21%,1 千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 61%。同时参赛企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凸显,初创型企业、深耕行业各领域成长型和成熟型企业占比高,3 年内初创型企业占比 53%,5 年以上成长型及成熟型企业合计占比 29%;长三角、京津冀作为氢能高新技术的策源地,参赛企业保持较高占比,其中江苏省企业最多,总体占比 21%,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区企业数量占比紧随其后。参赛企业赛道全产业链纵向覆盖,并向更精细化领域横向延伸。参赛企业覆盖氢能全环节、多元技术体系,制氢、用氢环节占比大,其中制氢组参赛企业占比 34%,应用组企业占比 37%,分销与安全组企业占比 28%;同时在关键零部件和材料领域赛道不断细分,从产业链供应链双重角度提升参赛企业的丰富度和完善度。图表 1 企业基本信息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图表 2 参赛企业赛道分布— 01 —— 02 —企业参赛目标明确,品牌推广与资源对接成为主要诉求,大赛引聚政府平台、产投机构、龙头企业的平台价值凸显。除对接资本外,品牌宣传推广、上下游客户资源对接等成为参赛企业主要诉求。在当前技术竞争同质化趋势下,品牌塑造作为创新型企业竞争力与生命力的体现,可助力企业在氢能初期阶段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氢能产业链条长,各环节企业协同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大赛齐聚上下游企业可对参赛选手资源对接和稳定发展提供支撑。(二)专精特新评析围绕氢能核心装备国产化替代情况,关注装备性能指标水平及关联性约束,以系统性视角衡量装备技术国产化水平。一方面,电流密度、制氢功率、系统能耗、寿命及衰减率等性能指标可客观反映电解槽装备性能,关注关键性指标及各类指标关联性可侧面了解企业技术研发程度,在相同指标参考体系下,也可实现装备间技术水平横向对比。对于 SOEC 等尚处于研发验证的电解槽装备而言,除关键性能指标外,电堆尺寸大小、长期高温运行下的结构稳定性等装备结构层面问题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关注氢能中下游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如阀门、隔膜压缩机膜片、橡胶密封圈、液驱压缩机高压柱塞泵、流量计电子元件和芯片等,拥有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 + 自主化生产产线的氢燃料电池厂商竞争优势更强,装备寿命及衰减率、稳定性与可靠性、质保期等都可作为重要衡量指标。氢能材料研发与创新可推动装备性能的迭代升级,重点关注可回收利用、生产品控一致性等材料特点。氢能材料研发助力氢能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电解槽性能优化需要隔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迭代更新,以电解槽技术研发堵点为材料升级方向,重点聚焦复合隔膜寿命长短、新能源波动适应性、面电阻下降速率以及膜电极双面直涂工艺中的膜溶胀难题;另一方面,储运载体、催化剂贵金属、海水直接制氢副产物等回收利用可降低氢能供应成本,为实现氢能降本提效,新型氢储运载体循环使用能力、脱氢对载体影响以及可落地应用场景值得关注。最后,把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性能,包括寿命及衰减率、质量密度、面透气率以及厚度精准度等。其中衡量碳纸品控一致性要积极对接下游膜电极、电堆厂商,以满足终端应用为目标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全链条贯通,保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性。聚焦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等细分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战略性和前沿性技术布局。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是针对于未来大规模可再生氢需求下的前景性技术,可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等挑战,其淡化提纯等工艺优化、催化材料和电解系统升级、电解能耗、电解槽寿命及性能衰减率、副产物技术解决方案等问题受到众多关图表 3 参赛企业诉求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全景图表 4 企业融资情况— 03 —— 04 —半数参赛企业及项目已获投资认可,中早期为主融资阶段助力挖掘企业投资价值。从融资轮次看,A 轮及之后轮次融资企业占比 20%,提升了产业投资机构对接优势企业效率;处于早期未融资的项目占比52%,挖掘水下项目将成为大赛重要工作方向。从企业估值看,超过八成的已融资企业估值在 10 亿元以下,借助产融平台打通上下游关键市场瓶颈成为技术型企业及项目孵化的关键抓手。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部材技术国产化水平较高,质子交换膜国内产线陆续建成,催化剂生产迈向批量化,碳纸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气体扩散层实现少量本土企业供货。未来借助于工艺改良、构建自动化产线、新材料研发等方式,协同关键核心零部材持续优化,可推动生产成本下降,其中石墨板生产工艺、金属板涂层、催化剂回收利用以及产线装备兼容性、模块化等方面可作为降本技术优化方向。此外,由于氢能具备多元化终端产品路线,可与交通、电力、化工等多种应用场景耦合,借助于基础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氢燃气轮机、固定式发电系统、甲醇 / 氨燃料发动机等可作为技术创新方向。专栏三:应用技术未来趋势研判一、2023 氢能“专精特新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4-02-03
中国氢能联盟
38页
3.1M
收藏
分享

[中国氢能联盟]:2023氢能专精特新大赛投融资分析报告-国家能源集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M,页数38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8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国钛股份经营数据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国内部分省份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店家对比图 40:进口钛矿和国产钛精矿平均价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国产钛精矿和海绵钛价格图 38:钛精矿、钛渣、海绵钛毛利率测算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国产钛精矿和钛渣价格图 36:钛渣和海绵钛价格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钛矿、钛白粉、海绵钛产量增速对比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钛白粉产能图 34:海绵钛进口和出口均价
化石能源
2024-02-03
来源:钛材行业深度报告一:钛矿-钛渣-海绵钛供给特性决定环节利润分配,用电价格成就企业盈利差异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