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再生料专题:再生颗粒逐步放量,聚烯烃供应雪上加霜
1 2019-05-24 徐林 能源化工高级研究员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Z0012867 电话: 0571-28132528 邮箱: xulin@cindasc.com 杨思佳 能源化工研究员 从业资格号:F3059668 电话:18758070460 邮箱:792650258@qq.com 信达期货能化组交流群,成立啦! 快向“能化小精灵”申请吧! 信达期货有限公司 CINDA FUTURES CO., LTD 杭州市文晖路108号浙江出版物资大厦1125室、1127室、12楼和16楼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4006-728-728 信达期货网址:www.cindaqh.com 核心提要 2017 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海关和环保政策,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从 2018 年起,废塑料进口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废塑料进口已经正式成为历史。废塑料的全球贸易主要是从欧美发达国家运往中国,在中国拒绝再成为“垃圾”接收者之后,废塑料本土化处理将成为新趋势。再生料与新料在需求端的替代效应是其影响新料供需的原因,因此进口废塑料的断崖式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聚烯烃新料形成了利多支撑。时至 2019 年,在废塑料进口基数已经是 0 的前提下,边际利多已经消失,而经过再加工的清洁再生颗粒正在面临国产与进口的共振放量,这对本身已经处在新产能集中释放年份的新料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聚烯烃再生料专题:再生颗粒逐步放量,聚烯烃供应雪上加霜 2 一、 相关背景介绍 有句话说,“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匮乏,而废弃的塑料制品经过处理以后可以重新形成再生的塑料颗粒,对市场再一次形成供应,达到资源的二次利用。所以,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一直受到重视。国内的废塑料回收和分类处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这对垃圾的减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整体的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正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比较完善,即便进口废塑料的价格比国内回收塑料的价格高 30%-40%,结合国内清洗加工等其他成本因素,很多国内再生料生产企业仍旧偏向选择进口废塑料。废塑料(也称毛料)在清洁加工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污染,而再生料加工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在污染的控制方面十分欠缺。因此,再生料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的行业,环保以及进口政策的变动往往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图 1:废旧塑料再生基本流程 资料来源:信达期货研发中心整理 二、政策出台:我国废塑料进口正式成为历史 2017 年起,我国的海关和环保政策对全球的废塑料贸易格局以及再生塑料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首先对我国相关的政策做一个梳理。 (1) 废塑料进口获批数量急剧减少至彻底消失 2017 年 7 月我国调整了进口固体废物的管理目录,同时决定自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始禁止生活源废塑料的进口。2018 年 4 月生态环境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规定将包含工业来源废塑料等 16 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调入 3 禁止进口,自 2018 年 12 月 31 日起开始执行。至此,废塑料进口已经成为历史。 (2) 加大对废塑料企业及其下游企业的检查力度 由于再生料生产行业的技术要求不高,行业准入门槛低,产业聚集度低,污染防治水平较低,许多小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往往呈现出“散、乱、污”的特点。再生塑料行业是政策引导型行业,由于环境风险高,国家对该行业的治理力度也是逐年增大,呈现出收紧态势。 (3) 对再生颗粒的进口进一步规范 国家限制进口废塑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断废塑料初级加工时产生的污染,所以加工之后的再生颗粒并不在禁止名单之内,这就导致了进口再生颗粒出现增加。但进口再生颗粒和进口废塑料在之前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而且也较难辨别。为了规范市场,国家推出三个统一标准,即“颜色统一、形态统一、包装统一”,同时还增加了对气味和灰尘的检测要求。 政策下来已经接近两年,废塑料和再生料市场到底受到了多大的影响,我们通过相关数据来窥探一下: 图 2:我国废塑料进口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信达期货研发中心 近十年来,废塑料的进口摆动受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2013 年以前,废塑料的进口量保持稳定的增长。2013 年的“绿篱行动”使得废塑料进口量出现下滑,不过 2016 年之前的依然保持了 700 万吨左右的量级。2017 年的禁止固废进口政策颁布以后,废塑料进口量出现急剧下滑,2018 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4 目前,我国的废塑料进口主要分为五个品类,分别是 PE 类、PET 类、苯乙烯类、氯乙烯类和其他类,其中其他类别当中,PP 类大概占到 50%-60%。从图 3 的分项进口情况可以看出,PE 和 PET 类废塑料进口体量较大,影响也更大。 图 3:废塑料分项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Wind;信达期货研发中心 三、全球废塑料本土化处理将成为新趋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塑料的生产、流通和再生都不是在单一一个国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变化。因为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中心,需要大量的塑料原料,所以在 2016 年以前,中国承担着全世界废旧塑料处理贸易的中转基地和最终目的地的角色。这也代表着全球废塑料的贸易格局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运往中国,中间有些经过中国香港或者新加坡等地方进行转口。那么中国“禁废令”实施以来,全球的废塑料贸易链注定会被重置,以 PE 废塑料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全球主要国家的贸易数据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发达国家来说,国内处理废塑料的费用大概在每吨 400 美元至 1000 美元,运到中国,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成本只有 10 美元至 40 美元,中国的禁令使其不得不寻找新的废塑料接收国。我国的 PE 废塑料进口量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出现了下滑,但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在这两年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下滑,也就是说,至少从PE 废塑料来看,2017 年发达国家找到了接收者。而这个接收者就是以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现在的问题是,在 2018 年及未来的几年里(EPS 全球贸易数据目前更新到 2017 年),东南亚国家还会继续接受这些固体废物吗?从目前这些国家的相关 5 政策来推测,答案应该是越来越困难,并且完全不足以掩盖中国市场的进口量。 图 4:我国 PE 废塑料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量 图 5:主要国家 PE 废料出口量 资料来源:EPS DATA;信达期货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EPS DATA;信达期货研发中心 据悉,由于越来越多的固体废物到岸,马来西亚和越南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也是不停出台,包括进口固废的批文发放已经越来越趋向严格,马来西亚还加大了对进口废塑料的关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已经是全球的共识,且东南亚国家的本身的承接能力就比较有限。 图 6:东南亚国家 PE 废塑料进口量 资料来源:EPS DATA;信达期货研发中心 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讲,客观上无法承接如此数量级别的废弃塑料,主观上也不愿意继续当“垃圾”接收者,那么这部分废塑料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本土化处理。而本土化处 6 理的方式可能是焚烧填埋
[信达期货]:聚烯烃再生料专题:再生颗粒逐步放量,聚烯烃供应雪上加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7M,页数1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