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复苏利好“机场+免税”,多元业务布局助力长远发展
1海南机场(600515.SH):出行复苏利好“机场+免税”,多元业务布局助力长远发展 重整完毕引入国资控股,业务转型聚焦“机场+免税”。2021 年,公司顺利完成重整,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省属最大的国资平台海南控股;2023 年6 月,海南控股拟将所持全部股份协议转让给海南机场集团(海南控股100%控股)。重整后,公司资本结构大幅优化,负债率降至 60%以下,财务费率由 2020 年的 42.8%大幅下降至 2023Q1 的 8.3%,重归健康状态。2023Q1 公司实现收入 12.59 亿元,同比+5.9%,归属净利润 2.33 亿元,同比+209.7%,由降转升,发力打造“一本两翼双引擎”格局。 机场业务:疫后显著回暖,核心资产三亚凤凰机场蓄势待发。2022 年公司机场业务遭受疫情冲击,2023 年随着防控措施优化,机场业务快速回暖,1-6 月海南机场飞机起降架数、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68%、+109%。公司机场业务毛利率有望从 2022 年的 1.99%恢复至 35%左右的正常水平,拉动机场业绩强势反弹。公司参控股、管理 11 家机场,其中三亚凤凰机场贡献约 8 成机场业务收入,仍为绝对核心;以宜昌三峡机场为代表的其他中小机场航空业务恢复潜力同样巨大,非航业务发展亦有亮点。 免税业务:K 型复苏下需求持续旺盛,免税店扩建增加供给,供需两旺配合高毛利提供业绩弹性。免税业务是公司的第二大支柱,主打高端消费。需求侧,2023 年放开后机场客流量快速恢复至疫前水平,五一免税销售数据同比大增,符合 K 型复苏态势。供给侧,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美兰机场免税店均在扩建,其中三亚凤凰机场二期法式花园预计今年内投入运营,建成后经营面积将扩大近 3 倍。2021 和 2022 年,公司免税业务分别贡献利润 4.4、2.4 亿,毛利率高达 89.5%、90.6%,利润占比为 27.8%、13.8%,相比竞对机场 50%-70%的免税业务利润占比有极大提升潜力。 其他业务:传统地产业务顺利退出,转型临空经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前景可期。重整后,公司坚持“去地产化”战略,2021、2022 年均无新增开工面积,着力推动存量地产销售和临空产业转型。公司拥有多家临空产业园,与政府共建合作平台,以机场航空为中心,整合物流、配套服务、产业园等业态,发挥协同效应。此外,公司拥有海南最大物业企业海南物管,利润贡献持续稳定,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3 年 8 月 15 日 总股本 114.3 亿 流通市值 379.9 亿 总市值 473.2 亿 PE(TTM) 23.55 PE(动) 50.84 毛利率 50.49% ROE 1.030 资产负债率 56.85% 航空出行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局势扰动风险;房地产政策调整风险。 报告摘要 报告日期 基本数据 风险提示 21. 海南机场:重整完毕焕发新生,构建“一本两翼双引擎”格局 1.1 公司概况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 5 月 12 日,2002 年 8 月 6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 30 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历经变革,先后于 2016 年和2021 年进行了资产重组、重整,主营业务从商品零售到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最终转变为当前以机场运营服务,协同发展免税商业地产、酒店物业服务等业务的最终形态。 图 1:海南机场股权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眼查 2023 年 6 月 19 日,海南控股与海南机场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海南控股将其直接持有的全部 28 亿股海南机场股份协议转让给海南机场集团,过户完成后,海南机场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 24.51%。依托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公司未来将构建以机场主业为根本,以免税商业地产、物管酒店服务为两翼,以临空、资本为两大驱动引擎的“一本两翼双引擎”业态新格局。 31.2 发展历程:历经两次资产重整,变革后聚焦于“机场+免税” 海南机场自成立至今历经 30 年,过往主营业务曾包括商品零售、宾馆酒店、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临空产业、物业管理等较多板块。在经历了资产重组及重整后,公司最终于 2021 年底由海南省国资委接手,业务回归正轨,聚焦于“机场+免税”。 图 2:海南机场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大阶段: (1)业务发展期(1993-2015):以地产为主营业务,向百货零售、旅游酒店跨越,构成多元业务雏形 公司前身为海南第一投资招商股份有限公司,由一投集团、海南川经协作贸易公司、海南光大国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南凤凰机场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初期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务,并逐步涉足百货零售业。1995 年,由于此前与永卓香港有限公司在商品零售业务的合作未能成功,公司开始独立经营百货业,并在未来几年逐步搭建起以商品零售业、旅游酒店业为主业的产业架构,业务多元化发展。 (2)重组转型(2016-2020):更名“海航基础”,转向基建业务,深度参与自贸港建设,开拓临空产业 42015 年,公司前身海岛建设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航基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在 2016 年 1 月正式更名为“海南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海航基础”。完成资产重整后,公司正式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开发与运营商转型,业务范围包括各类地产项目的投资与开发、机场的投资运营管理,以及港口码头、公/铁路网、管网、能源、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017 年起公司向临空产业开发转型,为优化资源配置,公司通过出售资产剥离商业业务。201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借助海南自由贸易岛政策带来的全新市场机遇,公司围绕机场及配套等核心资源,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临空产业综合服务发展商”,此后公司从地产业务向临空产业开发转型,深耕海南临空产业开发,并向全国一、二线城市的临空产业园拓展。 (3)重整转型(2021 年至今):国资入股,去地产化,聚焦“机场+免税” 2021 年 1 月,原海航集团正式宣布进入重整,公司被拆分为“航空”“机场”“金融”“商业及其他”四大板块各自独立运营,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9月,海航基础公司发布公告,海航集团机场板块战略投资者确定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南控股)。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更名为“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22 年 10 月申请变更证券简称为“海南机场”,自此之后聚焦于“机场+免税”两大核心业务,积极回归市场。2021 年重整完毕后,海南省国资委成为公司实控人。2023 年 6 月 19 日,海南控股与海南机场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海南控股将其直接持有的全部 28 亿股海南机场股份协议转让给海南机场集团(海南控股 100%持股),过户完成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海南省国资委,海南机场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1.3 业务概况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包括机场管理、免税与商业、物业管理、房地产、其他业务(酒店飞训等)五大板块,业务概况如下: (1)机场管理业务:参控股、管理 11 家机场。公司的机场经营业务主要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
[财联社]:出行复苏利好“机场+免税”,多元业务布局助力长远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6M,页数3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