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
CONTENTS目 录引言结语Part1 2021 城市生活圈“分钟城”活力指数part2 “分钟城”典型城市分析part3 典型社区“分钟城”生活圈分析1、“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指标体系说明1、 上海:“分钟城”活力水平浦江西岸更高1、 超大社区“睡城”天通苑2、“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60 城评分速览2、成都:“分钟城”水平由内向外辐射,依次递减2、城市“蜂巢”-MASTER 领域3、北京:核心城区生活圈活力更强3、“孤岛”社区 - 青青家园3、 60 城“生活圈活力”聚类特征分析06173448010718232836404410141什么是“分钟城”?新 冠 疫 情 以 来,自家门口和近邻的社区空间成为全球城市居住者和规划者的关注热点。疫情期间的封城政策、居家办公、物资紧张、社交疏离等,为城市生活带来极大考验,也成为人们重新思考城市的契机。当人们在家工作,没有了长时间通勤的消耗以后,有机会将活力在邻里住区释放,由外而内的反省美好生活的影响因子,消失 的“ 附 近 ” 重 现,是 否 美 好? 如 何 美好?“生活圈”的概念受到更多期待。是 时 候 让 城 市对于我们的需求做出响 应 了。 巴 黎 城 市规划师卡洛斯 · 莫雷诺(Carlos Moreno)2020 年在介绍“15 分钟城市”概念的 TED演 讲 开 头 这 样 说 道 :“很久以来,无论生活在大城还是小镇,我们都忍受着在城市中的时间感被退化,因为我们为了适应今天大多数城市荒极不合理的空间组织和漫长的距离而耗费了大量时间。为什么我们必须牺牲生活品质呢?为什么不应当是城市对于我们的需求做出响应和改变呢?”卡洛斯“15 分钟城市”的中心思想部分来自于过去邻近性和 可 步 行 性 的 论 证,以生态学为指导,强调邻近居住,打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但 在 中 国, 大 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需求层次差异,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迫切。由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非均衡化,而且也不可能均衡化,全都“15 分钟城市”建设会让一些城 市 发 展 或“ 外 张 ”2或“内卷”,在经济学上并非是最优解。因 此, 我 们 提 出“分钟城”概念,更强调因地制宜,希望每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居民需求等,进行“邻近大爆炸”,即以家为中心,在适合城市的步行时长范围内,满足人们日 常 生 活 一 切 之 需,例如家庭、商店、娱乐、教育和医疗等,而对于是 15 分钟城市、10分钟城市或者 5 分钟城 市 可 以 具 体 对 待 ;同时,“分钟城”始终强调人们对于城市美好居住生活的可获得感,研究“人”的生活状态及由此引起的生活圈互动需求,努力完善需求满足。3新冠疫情让人们回归“附近”生活方式只是表象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逻辑在改变。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的造城运动高速发展,城市发展以经济(生产)空间为导向,在关注数量规模增加之下,造就了一批“摊大饼式”的城市。如今伴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以及后城镇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以往靠城市规划、扩张等增量模式的发展效果减弱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多关注,城市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十四五”规划就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求的背景WHAT DOES THE CITY LOOK LIKE IN 15 MINUTES为 什 么 今 天 我 们 要 关 注MINUTES CITY分钟城下,城市发展正在从过去“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得到反思,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 ;从过去依靠城市空间拓展“新区开发的增量发展”,转向“城市中心重构的存量挖掘”。中国城市发展逻辑的改变,本质上是要实现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让人与城市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挖掘城市发展活力新源泉,其重点在于“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生活圈的营造,重构紧凑、完整、便利的生活空间。4如何建设“分钟城”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考虑人的需求。过去几十年的造城运动,让大城市的规模已经达到过去的好 几 倍 甚 至 几 十 倍,有些城市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路程按小时计,有了“远方”却推平了“附近”,造成越是现代化的地区和城市,越 没 有 附 近 的 生 活,人的需求被忽视。“分钟城”的建设就是要找回“附近”, 因为这种“附近”让人们与城市保持着扎根式的联结,从中获得的是个人生活的意义和城市发展的活力。过往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和城市发生的事情上,对人们居住生活的“附近”、社区的“附近”不关心或者无感,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人们,特别是新市民对城市的疏离和冷漠。此 外, 分 钟 城 ”建设以人为本,还需要考虑让人们有更多的 生 活 需 求 获 得 感,促 进 更 美 好 的 生 活。例如在当下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更多关注能让人们“生活更新”的部分 ;在城市生活圈建设中重点关注薄弱环节、突出方面,既解决教育、医疗、文化、商业、交通等普遍性需求,也关照个人、区域的特定需求,提升生活体验。以 满 足人 们 对美 好 生活 的 追求 ?5THE VITALITY INDEX OF URBAN LIFE CIRCLE基 于 以 上 认 知,我们对中国城市邻里住区“分钟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以期给中国不同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从人本视角探 索 城 市 未 来 趋 势,引发更多的讨论带来真正的变化,为城市进化提供我们新的理解。本报告将分为三个部分阐述我们对于“分钟城”的理解和分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测量“分钟城”的工具——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并对很多城市关心的“15 分钟城市”进行评价、解析;第二部分选择部分重点典型城市,就城市内部的更细颗粒度的“ 分 钟 城 ——15 分 钟城市”进行临摹,以期看到更细致的城市“分钟城”模样 ;第三部分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居住小区,通过区位分析等多角度,挖掘以居住小区为中心的“分钟城”气质,寻找社区进化的痕迹。研究对中国大城市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方案,以期引起更多关于城市发展的讨论,加深新城市发展逻辑下城市进化的理解。但需要特别指出,研究的分析和结论也受限于几个方面 :一是对城市生活圈的研究不足以覆盖中国城市 全 貌, 一 些 城 市、居住小区暂时没有标准化的相关研究数据,没能在研究中进行更充分的比较分析,分析结论仅表示样本 60城范围内情况 ;二是城市生活圈发展品质高低与小区居民的需求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受限于数据的理性维度,我们对于服务业态的形态、层次难以把握,对于城市小区居民的复杂多元的需求特征了解未能充分,是基于现有客观指标维度的研究。6PART12021城市生活圈“分钟城”活力指数60 城 15 分钟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城市繁荣的本质,应是每一个普通市民、普通家庭都能过上美好安定的幸福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分钟城”发展均衡状况进行测度,以期找出当前城市发展突破的关键环节。71、“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指标体系说明如何描绘出一座城市生活圈“分钟城”的成长现状和进化方向?研究以数据和方法论为基础,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指标选取的过
[贝壳研究院]:2021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2M,页数5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