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国新经济创业与投资分析报告
11刚过去的 2020 年,你会用什么关键词来总结?“不容易”?“活下来”?“魔幻现实主义”?“分裂”?“冰火两重天”?无论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一年都注定是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那句话“2020年可能是过去 10 年最难的一年,却可能是未来 10 年最好的一年”——对于置身中国新经济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2020 年就是我们走向转折和拐点的一年。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从年初武汉封城 76 天、到年末全球感染人群超过 8000 万,疫情成为年度最大黑天鹅,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对不同产业和公司,都带来了巨大的、不可逆的影响——医疗健康尤其是医药、疫苗成为最大受益者,医疗器械、医疗物资企业也受益匪浅,整个行业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火热全年;旅游尤其是跨境游成为最大受害者,酒店住宿、餐饮、影视娱乐等受到很大影响,承受着业绩、成本等多重压力。2020 年,中美关系进入低谷。在贸易战的基础上,围绕经济尤其是核心科技面临着美国的极限施压,从华为到中芯国际,从电信运营商到加税、301 调查、股市新规等,我们的高科技和技术领域遇到糟糕的国际环境,但这也极大促进了国内高精尖技术、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半导体、高端制造、5G 等硬科技投资也是持续火热。2020 年,风险投资冰火两重天。最顶尖的头部机构募资容易、储备了大量可投资金、大手笔投资不断涌现,长尾机构尤其是天使机构募资困难、无钱可投、项目也不好退出;战略投资和后期投资火热,单笔超过 1 亿、10 亿的项目数量大幅增多,医疗、芯片和教育的头部公司更是融了巨额资金。早期投资、天使和 A 轮融资的占比在缩减、下滑,初创企业融资艰难;一边是不少过往明星项目无人问津、在生死间徘徊挣扎,另一边仍有项目还是要靠抢、要出手快。资本的马太效应显露得淋漓尽致。2020 年,创业两极分化严重。资本的流动会影响创业,疫情、内外部环境也都会影响创业,对于创业者而言,2020同样是天上地下的两级分化——2头部公司拿走了资本市场绝大多数钱,医疗、芯片、高端制造、消费品等热门赛道的公司不断涌现,从刚成立的大手笔天使、一直到二级市场的高 PE 倍数,成就了很多公司的高光时刻。另一边却是疫情下受影响公司的生存挣扎,降薪裁员、业务暴雷、失信被执行等伴随着他们,每一家倒下关闭的公司背后都是一群难过的创始人、一群需要重新找工作养家糊口的员工和家庭。2020 年,巨头大公司格局继续演进。股市巨大波动之下,新经济上市公司的市值排位不断变化。腾讯、阿里仍在第一梯队,全年大多数时间都仍旧强势,到了年底却面临互联网平台垄断的压制和风险;京东、拼多多、美团、小米等股价大幅上涨,市值不断超越老牌互联网公司;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三大电动车公司上演了“大行情”;还没有上市的字节跳动、滴滴、快手等也各自有喜有忧——短视频抢占了用户更多市场、直播带货火热全年、用车日订单量不断创新高的背后也面临了内容监管、交通安全等风险。对于 2020 的所有凶险、艰难与裂缝里透出的光芒,我们都应该满怀敬畏。在 2020-2021 跨年之际,IT 桔子连续第 8 年发布盘点报告、致力于用数据真实记录与深刻复盘中国新经济产业(尤其是互联网 TMT)的创投格局。我们希望和身处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们共同经历波峰、波谷,持续长久地一路同行。在这份第 8 年的《中国新经济创业与投资分析报告》中,我们继续为大家解读如下内容:•2020 年,创业格局是怎样的?创业者在减少吗?新增的创业者来自哪里、他们选择了哪些创业方向和赛道?有哪些创业公司关闭、是怎样的分布和原因?•2020 年,投资格局是怎样的?有哪些机构募资了大笔钱、又有哪些机构没有弹药?投资人在投哪些项目、投了多少钱、有哪些头部项目拿到了大钱?都说 IPO火热、上市是怎样的表现?并购和退出又是怎样的?•2020 年,行业和产业发展是怎样的?疫情之下哪些赛道很火热、哪些赛道受到负面影响?暴雷多、死亡多的公司集中在哪些行业?人工智能、消费、企业服务、医疗、教育、芯片和高端制造等在怎样的发展?•2020 年,大公司格局在怎样变化?阿里和腾讯 AI 巨头持续强大,美团、小米、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发展如何,他们有怎样的布局、投资和并购如何?…… ……3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系列年度盘点报道,坚守“数据说话”的导向,继续为大家提供真实、详尽、完善的中国新经济产业的创投全貌。我们一直都认为:回顾过去是为了新一年更好的开始,回顾过去的目的是为了在新一年做出调整和改变,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为了公司和团队更好的发展。台湾作家罗兰的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2021 年,让我们继续努力奋斗,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一起“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IT 桔子创始人 文飞翔出品方:IT 桔子统筹&主编:刘晓庆内容团队:武玥 吴梅梅 刘硕言 王炜传播支持:杜月 肖文涵 王亚南数据支持:刘青斌 刘光宇设计师:张强 宋彰卓专题页面支持:李雪宁45第一章 创业篇6第一章 创业篇这十年中国新经济创业格局是怎样的?2020 年新增的创业者来自哪里?他们选择了哪些创业方向和赛道?在 2020 年又有哪些创业公司关闭、背后又是怎样的?第一章 创业篇7第一节 中国近十年新经济创业形势在过去的 10 年里,以 TMT 为主的中国新经济创业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扶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风险投资热钱涌动,多方面的利好下中国新经济创业风生水起并在十年后的今天硕果累累——260 多家独角兽、数千家 IPO 企业的身后,是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中国互联网应用与发展。从 2011 到 2020 年底,中国共出现新经济公司 13 万家。从 2011 到 2015,新经济创业逐年增长,在 2013 政府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号召下,中国新经济创业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并于 2015 年达到顶峰。2015 年中国新增新经济公司 25919 家。此后,创业热情开始出现下降,新增公司数量从 2016 年开始出现负增长。这背后有泡沫的挤破、有投资的理性化、也有头部的成熟化而新模式创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一直到 2020年,IT 桔子收录到新增新经济公司仅 3108 家,相比前一年数据降低了 54%——这背后,除了原本就在收缩的创投市场外,突发的新冠疫情也阻碍了更多人创业的脚步。第一章 创业篇8近十年成立的新经济创业公司中有 5.6 万家曾获得过融资,IT 桔子分析这些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状态可看到,当下处在种子、天使、A 轮的早期阶段公司共占比 74%,走到 B 轮的公司有 3118 家,占比 7%;走到 C 轮的公司有 1014 家,占比 2%;而在 D 轮及之后的公司仅有 521 家,占比不到 1%;获得战略投资的公司有 3770 家,占比 9%左右——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投资交易在被公布时会直接说明双方为“战略投资关系”,另有一些投资方为集团性质公司、没有明确声明轮次、投资与被投企业在业务上可能会有协同&合作关系时,也会被标记为战略投资。到 2020 年,中国新经济已有
[IT桔子]:2020-2021中国新经济创业与投资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1M,页数1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