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Q2中国资金流动——信用总量分析报告
NIFD季报中国资金流动主编:李扬2020 年 7 月——信用总量分析报告殷剑峰张旸《NIFD季报》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中国资金流动、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金融机构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 中国资金流动——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 摘 要 二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为 269.5 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增速较上季末提高 1.25 个百分点。二季度 GDP 同比转正,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增幅明显收窄,金融部门杠杆率有所回落。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强,推动上半年信用总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多增。 从资金流向来看,企业部门通过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的信用扩张力度仍然较强,但存贷款双双高增的特征说明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经济活动逐步修复,但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容乐观;居民部门贷款需求逐渐修复,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但低贷高存的特征意味着消费复苏承压。核心通胀保持低位,下半年通缩风险抬升;政府信用规模扩张进一步提速,中央责任持续强化,地方政府非赤字融资得到较大拓展,下半年财政融资力度仍然较大;金融体系内部的同业活动明显增加,货币政策工具出现边际收紧,短端及长端利率逐步上行并回归至政策利率附近。 从偿债压力来看,非金融部门偿债率达到 148.2%,较去年同期提高 5.3 个百分点。受益于利率下行及还款期限延长,非金融部门利息偿付额占信用总量增量的比例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企业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相对可控,债券违约潮可能存在滞后;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进一步攀升,收入与消费增速差距未见明显改善,内需修复难度仍然较大;政府部门偿债率创同期新高,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收入降幅持续大于支出降幅,各级政府均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银行业金融风险有所抬升,不良贷款风险开始 本报告负责人:殷剑峰 本报告执笔人: 殷剑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张旸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宏观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国内宏观经济 中国资金流动 地方政府债务 宏观杠杆率 中国财政运行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财富管理市场 II 逐步暴露。 当前须以稳就业为重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完善稳就业体制机制,加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紧密配合,推进财政货币政策体制改革。 3 目 录 一、季度资金流向 ..................................... 1 (一)企业部门:信用扩张力度仍然较强 .............. 2 (二)居民部门:贷款需求逐渐修复 .................. 3 (三)政府部门:信用扩张进一步提速 ................ 4 (四)金融部门:货币政策工具边际收紧 .............. 4 二、偿债压力 ......................................... 6 (一)企业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相对可控 .............. 6 (二)居民部门:偿债压力进一步攀升 ................ 7 (三)政府部门:偿债压力严峻 ...................... 8 (四)金融部门:金融风险有所抬升 .................. 8 三、政策建议 ......................................... 9 1 一、季度资金流向 二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为 269.5 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 1.25 个百分点。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21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1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 0.98 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27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 1.3 个百分点。三者增速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从金融机构的负债方和资产方进行统计,而信用总量从金融部门为非金融部门创造的债务融资工具角度进行统计。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为代表的表外融资会增加社融规模和信用总量,但不会派生 M2。境内股票融资会增加社融规模,但不计入信用总量中。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信用总量还统计了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对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的非标投资,涵盖了“影子银行”范畴内的信用创造。一季度信用总量与社融存量增速分别高于M2 增速 7bp、136bp,二季度该增速差距分别扩大至 35bp、169bp,体现了货币政策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 二季度 GDP 同比转正,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增幅明显收窄,金融部门杠杆率有所回落。二季度非金融部门杠杆率提高了 6.9个百分点至 273.1%,增幅较一季度收窄 6.5 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居民、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分别达到 157%、60%、57%。继一季度后,三个部门的杠杆率进一步达到 2007 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金融部门杠杆率回落 0.76 个百分点至 91.2%。 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强,推动上半年信用总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多增。上半年共新增信用总量 19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 5.4 万亿元,其中,企业部门同比多增 4 万亿元,政府部门同比多增 1.67 万亿元,居民部门同比少增 3346 亿元。 2 (一)企业部门:信用扩张力度仍然较强 第一,企业部门通过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的信用扩张力度仍然较强,而非标监管保持高压态势,非银融资规模持续萎缩。二季度企业部门新增信用规模 4.1 万亿元 1,同比多增 2.1 万亿。其中,新增银行信贷 3.6 万亿元,同比多增 1.6 万亿;新增债券余额 9294 亿元,同比多增 5294 亿元;新减非银融资超过 4000亿元,同比少减 130 亿元。首先,企业短贷需求缓和,中长期贷款同比明显提升。二季度企业短期贷款同比提高 0.42 个百分点至 9.9%,增幅较一季度收窄 4.5 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同比提高1.5 个百分点至 13.4%,增幅较一季度提高 1.3 个百分点。其次,企业抓紧低利率、注册制改革等政策红利,积极发债,二季度企业部门债券余额(除去城投债)同比增速提高 3 个百分点至 19%,达到 2017 年以来最高。上半年共计新增企业债券余额 1.97 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债券增量。再次,非标融资规模继续缩量,委托贷款同比下降 5.7%,信托信用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4.5%扩大至-6.7%。 第二,企业存款延续了一季度定期存款高增的趋势。二季度企业新增存款 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2 万亿元。其中,新增活期存款 1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4 亿元,新增定期存款 2.5 万亿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0Q2中国资金流动——信用总量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