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目 录CONTENT01020304智慧城市概念与背景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展望01智慧城市概念与背景1.1 智慧城市的概念1.2 智慧城市的背景1.1 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在2009年提出,后由全球各地政府及组织机构逐渐传播、扩充、演变。因智慧城市设计范围广泛、内容体系庞杂,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完整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前瞻认为,智慧城市是国家正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本质是融合,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整合起来。其具有感知化、物联化、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09201220122014201620191.2 提出背景:四大维度利好智慧城市发展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治理模式交替、城镇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建设发展顺应了我国政策、社会、技术和实践背景,在四维度的利好之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蓬勃发展起来。010203 041.2.1 政策背景:政府全局谋划指引建设方向2016年开始,国家与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出炉,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心,同时政策文件分别从总体架构到具体应用等角度分别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鼓励措施,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方向与目标。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4201520182012201620191.2.1 政策背景:多个省市积极推动顶层设计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之下,多个省市出台了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政策,衔接上级部门,指导地方城市,逐步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层级衔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新格局。20182019••••••••••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2 社会背景:城镇人口增多让城镇管理面临挑战城镇人口增多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原因。2019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达到8.48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无法与快速增长的人口相匹配,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问题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严峻挑战。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2 社会背景:智慧城市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了应对城市化的挑战,必须提高城市的建设发展水平,发展智慧城市才能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智慧城市能帮助城市实现失业率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安全健康等提升。这帮助城市管理者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快速响应并提升城市竞争力。资料来源:Deloitte Analysis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0%••2.5%30%•城市住房1%•城市经济1000•城市成本1.2.3 技术背景:5G商用赋能智慧城市发展2019年6月6日,中国四大运营商获得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发的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5G建设进入商用阶段,我国5G用户规模与网络覆盖范围同步快速扩大。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用户规模以每月新增百万用户的速度扩张。截止至2019年底,我国广州深圳等城市5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10000个,截至2020年3月中国移动建设已7.4万个5G基站,共服务50个城市,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是采取共同建设模式,目前已建有6.4万个5G基站。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5G建设与各垂直行业的应用融合,可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智慧政务、智慧水务、智慧交通等各个方面提供高效联动的5G应用解决方案。2000015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5000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苏州武汉5G基站建设数量7.4306.410250102030402020年Q12020年Q22020年Q32020年Q4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1.2.3 技术背景:物联感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内容随着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从连接互联网的1.0时代,向更高效的数据互联的2.0时代迈进。智慧城市不再只是信息互联网化,而是人工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集合,比如,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市政(水电煤能源、管网、路灯等)、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城市物联网感知设施统筹部署已成为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和必要内容。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3 技术背景:信息通信技术快速成熟支撑智慧城市发展除了物联网、5G技术以外,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网络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深厚技术支撑,促进智慧城市更快发展。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2.4 实践背景:智慧城市是科技落地的载体随着我国人口、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项科技建设基本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技术创新向商业应用转化,而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等无疑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场,智慧城市的发展顺应了我国科技落地的需求,各个科技巨头在城市领域的布局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商业和战略价值,我国智慧城市市场空间远超其他国家。资料来源:艾瑞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02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2.1 智慧城市发展阶段2.2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2.3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2.4 智慧城市发展挑战与策略2.1 发展阶段:进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2008-2009年,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迎来概念导入期,此时,本土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市场以国外软件系统集成商如IBM、Oracle为主;2012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剧,住建部出台《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行业进入探索期间,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以及国家十点下,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逐步走上正轨;2016年,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推动智慧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模式发展。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年•••••••2019年2.2 建设现状: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达749个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截止至2020年4月初,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如果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749个。资料来源:住建部 发改委 工信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注:不同机构部门公布的试点城市有重叠部分;工信部“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是对试点城市的遴选结果,不重复计入试点数量;2017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统计的46个城市,包含前两轮,不重复计数。2.2 建设现状:华中华北分布集中,山东省数量最多从区域布局来看,目前住建部确定的290个智慧城市基本覆盖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其中华东分布最为集中。统计显示,目前山东省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最大,为27家,比同为华东的江苏省多7家;其次为安徽和浙江,分别是15和14家。资料来源:住建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2 建设现状: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将持续领先根据I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24M,页数4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