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经济数据解读:地产放松背后的经济图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张德礼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3040001 相关报告 [Table_Summary] 要点 ◼ 中国经济生产强于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在 2024 年 4 月进一步强化。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同比从 4.5%回升到 6.7%,需求端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当月同比,分别从 4.7%和 3.1%,下滑到 3.6%和 2.3%。 ◼ 工业生产强,在环比数据上亦体现得很明显。2024 年 4 月,季调后的工业增加值环比 0.97%,和 2012 年以来的同期相比,仅次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2020 年同期。 ◼ 强生产的支撑有二:一是出口实际增速大概率延续高增。剔除价格拖累后,一季度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出口实际同比增长 11.2%。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从前值 1.4%跃升到今年 4 月的 7.3%,或可映射出在价格优势下中国出口维持高份额,外需拉动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二是工业企业补库。我们认为这种补库,既有库存同比降到低位后部分行业有内生性的补库需求,也有产能充裕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而扩大生产,供过于求最终体现在库存回升。 ◼ 生产强劲能否持续,最终还是要看需求,如果需求持续跟不上,企业可能再度转向去库,最近几年库存周期最鲜明的特征是轮动加快。目前外需强于内需,在海外补库和价格优势的支撑下,短期中国出口不悲观,但下半年需要警惕贸易摩擦升温后,中国出口份额占比高位回落的可能。 ◼ 因此,围绕扩大内需,政策适度发力很有必要。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开始发行,专项债发行也将提速。一季度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5%,预计二季度财政支出增速将逐步回升,通过财政发力来对冲信用收缩。 ◼ 放松地产调控,则聚焦于推动信用修复本身,以此促进房地产行业形成良性循环。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国房景气指数有较强的同步性,最近这一年,两者同步性甚至在上升,房地产产业链仍然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信用加速器。房地产业企稳,可能是中国信用周期内生性修复的基础。 ◼ 从 2024 年 4 月的数据看,房地产业还在下行周期中,尤其是销售环节。国房景气指数从 92.07 下降到 92.02,续创 1995 年 3 月公布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商品房销售端,销售金额和面积的当月同比,分别从 2024 年 3月的-25.9%和-18.3%,下降到-30.4%和-22.9%。房地产投资端,施工面积(存量)、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当月同比,分别从前值-11.1%、-25.4%和-21.8%,回升到-10.8%、-13.9%和-19.1%,和基数效应有关,4 月增速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单月同比,从前值-10.0%下降到-10.5%。 ◼ 5 月 17 日,中国房地产销售端的调控政策大松绑,包括降低首付比例要求、取消全国首套和二套的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与此同时,央行拟设立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 5000 亿元。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月度报告 2024 年 5 月 18 日 地产放松背后的经济图景 ——2024 年 4 月经济数据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宏观月度报告 - ◼ 上述政策总体超预期,可能反映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定位经历了再评估。从稳定房价、改善预期的角度看,一线城市出台更多限购放松的政策值得期待。 ◼ 今年 4 月其它主要经济数据,值得关注的: ◼ 一是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从前值 10.3%下降到 9.3%,不过仍处于高位。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同比,从今年 3 月的 18.1%小幅降至 16.5%,侧面反映了制造业企业的设备更新正在推进中。 ◼ 二是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从今年 3 月的 8.6%下降到 5.9%。主要受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当月投资同比从 31.5%下滑到 20.7%),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拖累(当月投资同比从 0.2%下滑到-3.6%)。隐债化解约束,叠加表内财政支出偏慢,基建投资增速回落。预计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以及专项债发行的提速,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从今年 3 月的 3.1%放缓至 2.3%。除高基数的影响外,也和当前居民消费意愿偏弱有关。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4月当月增速靠前的行业有通讯器材类(13.3%)、体育和娱乐用品类(12.7%)。高基数下,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从前值-3.7%进一步下降到-5.6%。 ◼ 总的来说,外需推动下国内生产较强,但有效内需不足,这一年初以来的经济图景,在 4 月进一步强化。政策发力来刺激内需很有必要,一是加快用好已安排的财政工具,二是放松房地产调控以期推动信用逐步内生性修复。从稳定房价和改善预期的角度看,未来一线城市可能有更多销售端的政策松绑。 ◼ ◼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海外地缘冲突升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宏观月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近期供需两端主要经济指标的当月同比 ................................................ - 4 - 图表 2: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国房景气指数有较强同步性 ................................ - 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宏观月度报告 图表 1:近期供需两端主要经济指标的当月同比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2: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国房景气指数有较强同步性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海外地缘冲突升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宏观月度报告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 说明 股票评级 买入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行业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中泰证券]:2024年4月经济数据解读:地产放松背后的经济图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1M,页数5页,欢迎下载。
